欢迎来到蛋壳旅游网
[全国农家]
 全国服务热线:4000-979-212 网站地图
登录    注册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旅游线路

辽宁卧龙湖再现“冰湖腾鱼”胜景

发布时间:2019-01-21 20:50:03    浏览量:1196

  “鱼把头”修士忠和20多位渔民,来到位于辽宁省沈阳市康平县的卧龙湖上。几小时后,一场盛大的冬捕出鱼在这里上演。


  今年62岁的修士忠是家族第三代“鱼把头”。从16岁开始跟着爷爷、父亲捕鱼的他,如今已有40多年的捕鱼经验。“鱼把头”是整个打鱼队伍的头领、渔猎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他要根据经验在冬捕前一天确定作业位置,并统筹调度当天各个工种的工作。


  识冰,是“鱼把头”最重要的技能。“卧龙湖总面积127.5平方公里,要在这么大的冰面上确定鱼群位置可不容易。”修士忠说,经验是识冰的重要标准,即使隔着四五十厘米厚的不透明冰面,他也能准确判断鱼群位置和每网出鱼量的多寡。


  确定好位置,负责凿冰的渔民便开始用几十斤重的铁锥在近半米厚的冰层上凿冰眼,每隔十多米一个,一网需要凿近百个。与此同时,负责布网的渔民沿线布网,使渔网在冰面下缓缓移动,俗称“冰下走网”。仅这两项工作就要持续6到8个小时。


  “网长2000米,宽8米,每个网眼必须控制在6寸。”修士忠说,严格控制网眼大小是为了人为漏掉5斤以下的小鱼,让它们继续生长——猎而不绝,是数千年来打鱼人不成文的规矩。


  中午时分临近收网,出鱼口安全栏外围满了人,大家都想目睹出鱼这一壮观场面。修士忠指挥渔民分工有序地起网,网从冰口缓缓拖出,鱼被陆续拉到冰面上,零下二十多摄氏度的气温瞬间被大鱼“搅热”。


  “又一‘红网’!”一名渔民开心大喊。“红网”意味着这一网捕获的大鱼数量多,渔民丰收。据修士忠介绍,卧龙湖冬捕最多的一网曾打上来40万斤鱼。


  收网会持续半天时间,等待买鱼的人们有序排队,张望着出鱼口的方向。“这鱼是母亲湖的馈赠,预示年年有余!”一位刚买到鱼的群众举着大鱼对记者说。


  在冬捕前还会举行祭湖、“醒网”等仪式。在修士忠眼中,这些仪式是为祈求平安,更重要的是表达对自然的尊重与感恩。“我从小生活在卧龙湖畔,了解母亲湖的脾气秉性。湖给我们美好的生活环境,我们也要爱护她。”


  人工凿冰、人工布网、拉绞盘、拽渔网,与这些传统冬捕技艺一同传承至今的,是人们敬畏自然的理念。“只有尊重爱护自然,才能世代享受自然的馈赠。”修士忠说。





上一篇:阿里地区旅游收入突破10亿元       下一篇:海西晒出冬春季旅游“节目单”


农家院动态
更多

旅游线路
更多
在线客服
客服热线
4000-979-212

微博搜索
跟我去农家旅游


微信公众号